发布日期:2014-06-03
天泰小能人|想法容易实践难,给吊钩“上保险”!+ 查看更多
天泰小能人|想法容易实践难,给吊钩“上保险”!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0-04-03 16:52
分享到:
他,没有魁梧的身材但却有着自信的气场;
他,斯文的气质中透着坚毅的目光;
他,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就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
用25年的时间,
从一名操作工成长为技术骨干;
他,就是天泰建工2019年“小能人”奖项获得者
——第二分公司工程科费勇。

“这个塔吊吊钩每次挂重物之后,都有些挂不紧,真担心吊装过程中建材会脱钩”
万丽海景施工人员小王跟正在项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的费勇说道。传统塔吊吊钩装置,是在吊钩钩头开口处安装一压紧弹簧片,将开口封闭,达到防脱的目的,在日常吊装过程中,吊索因扭转会有脱钩的隐患,到底该怎样改进,才能从源头上根除这一隐患呢?这也正是费勇担心的问题。

(未改进塔吊吊钩)
“塔吊吊钩上上保险那一刻,我的心无比踏实”
针对这一问题,费勇主动请缨,敢于向传统设备“开刀”,决心改进塔吊吊钩。想法容易实践难,为了给吊钩“上保险”,他多次与同事们交流技术,研讨设备改进方案,试验成功后,费勇将“塔吊新型吊钩保险装置”成果申报QC……那段时间的费勇,在手机健身计步器里,他成了名副其实的“万步达人”,在工地和办公室之间连轴转,试验完成后回到电脑前将结果整理为文字材料,第二天再与同事讨论。正是凭着一股韧劲,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费勇与同事就研制出了“塔吊新型吊钩保险装置”,并获得中国建筑业协会Ⅱ类成果奖。


“项目上每位技术人员都是一抹阳光”
创新就是敢于打破常规,就是面对难题时有一股不低头、不服输的劲头。改装后的塔吊吊钩,不仅在传统吊钩的基础之上多了保险扣盖,而且在节省改造成本的同时,采取更为安全实用的双向弹簧保险结构,大大降低了塔吊起吊过程中重物扭结脱钩的风险。“项目上每位技术人员都是一抹阳光,我其实就像太阳能路灯一样,收集群众智慧转换成熠熠生辉的创新光芒”!费勇在采访中望着头顶的塔吊缓缓说道,那时,夕阳西下,一抹金光刚巧洒在他的脸上。

(改进后塔吊吊钩)
他是耐心、细心、热心的老大哥
现在的费勇,从容淡定,自信谦和。一路走来,费勇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维修技术的酷爱与钻研,在掌握了自身工作要领的基础上,大胆对某些设备和机械维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工作中,费勇任劳任怨,每次安全检查,他总是主动挑选任务重、困难多、技术难度大的活儿。在同事眼中,他是耐心、细心、热心的老大哥,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创新探索、热心执着”是他一贯奉行的处事原则
记者在采访结束后,想要费勇演示一下新型吊钩保险装置作业的原理,出门时,恰巧碰见隔壁办公室的锁坏掉了,拿着演示工具往外走的费勇转头跟记者讲到:“刚好,手里的螺丝刀能派上用场,我先给他们修修。”
这,就是费勇,“创新探索、热心执着”是他一贯奉行的处事原则。他认为,个人的创意与集思广益同等重要,单打独斗不能行稳致远,要靠团队的力量;平时要多多动脑,灵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跳出来;还要多多实践,新点子“变现”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的。

面对已有的成绩,费勇并不止步于前,现在的他,正在积极备战2020年工程建设QC成果竞赛。与其说他是“技术创新榜样”,不如说他是“匠人追梦者”,路漫漫其修远兮,费勇深知创新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愈而更加坚定。
在天泰建工
像费勇这般
爱钻研、肯创新、善实践的
“小能人”还有很多
他们的创新故事
仍在继续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