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十年 砥砺向前记天泰建筑公司高科园十年发展史 + 查看更多
风雨十年 砥砺向前
记天泰建筑公司高科园十年发展史
+ 查看更多
十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该做哪些事?十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可以改变什么?十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笔者在动笔写这篇文章前,一直萦绕在脑海中的问题。
2006年至2016年,这十年对于位于日照高科园兴业集团东港工业园的天泰建筑公司来说,是艰难前行、渐趋辉煌的十年,也是发展创新、永怀梦想的十年,意义非凡。
创业艰难百战多
天泰建筑公司董事长丁兆良清晰地记得,2006年12月,时已深冬,寒气凛冽,由他带领的天泰建筑公司在新年之前,搬迁到了高科园。
此前,天泰建筑公司已经承建了山海天花园、兴业世纪城等项目工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的建筑“施工队”,逐步在日照建筑市场小有名气,站稳脚跟。
但随着公司的逐步壮大,位于海曲路的办公场所已经不能满足于现有的业务开展,兴业集团领导班子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将天泰建筑公司搬迁到高科园富阳路167号,即兴业集团东港工业园。
从此,这座办公楼见证了天泰建筑公司的艰难困苦、见证了天泰建筑公司的步步为营、也见证了天泰建筑公司的荣誉满身。
丁兆良曾将天泰建筑公司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到2007年是公司的第一阶段,即公司的艰苦创业阶段。
生存是最好的老师。为了生存,为了打响名号,天泰建筑公司上到下时刻谨记着安身立命之本——以过硬的质量说话,立足本身,想方设法,多方承揽业务。
创业初期公司可谓是呕心沥血、披荆斩棘,那时候,天泰建筑公司只有十几个人的管理团队。他们不分昼夜,不计报酬,齐心协力。那时虽然辛苦,但大家心里都有股创业的劲头,眼往一处看,劲往一处使,向着一个目标奔跑——生存!
树立形象强“内功”
多年来,天泰建筑公司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为先导,以信誉谋发展”之路。
踏足建筑工程市场的天泰建筑公司,一开始就用最严苛的质量要求来做最精品的工程,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代价如何庞大,天泰人只有一个信念:竣工一项工程,铸造一座丰碑。
“那几年活干了不少,但真没挣多少钱,以承建的兴业世纪城为例,当年我们花了十多万做安全文明施工建设,这在全市建筑行业中是没有的。而且工程质量全部按照国家标准执行,钢筋完全按最高标准,成本一下子飙升上来。”
但正是坚持这份“痴劲”,天泰建筑公司在2007年至2010年,迎来了公司发展史上第二阶段——树立形象阶段。
从2007年开始,公司陆续接到了两项重量级的大工程:亿丰(五莲)制帘有限公司项目和青啤新厂扩建工程。
天泰建筑公司充分利用与大企业合作的机会,增强“内功”,锻炼自身,狠抓了工程质量,保证了施工安全,按时支付工程款项和农民工工资,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甲方、监理、分包队伍沟通交流,取他人之所长,补自身之所短,赢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与青啤集团合作的过程是一份珍贵的经历。借助兴业集团的大平台,天泰建筑公司成功地与青啤集团合作,先后承接了青啤集团石家庄、滕州、扬州、宿迁、九江、菏泽等地厂区建设,公司靠过硬的质量、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打动了对质量要求“严苛”的青啤集团,承建的青啤滕州项目被评为青啤同期24个项目中最优秀的一个项目,天泰建筑公司也成为了青啤集团放心的“老伙计”。
从2006年开始,公司每年都有施工项目荣获“港城杯”,公司多次被评为“全市优秀建筑企业”、“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多处施工项目荣获省、市级“文明示范工程”……
抢抓机遇立招牌
砥砺前行,奋进开拓。到2009年,公司的的施工面积、产值等指标实现了快速增长,逐步成为日照建筑市场上杀出的一匹黑马。
从2010年至今,天泰建筑公司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抢抓机遇阶段。
从某种意义上讲,2010年之前,公司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学习期,承建的工程都是小工程。但到了2010年,这种现状被彻底改变,该年4月,天泰建筑公司经过不懈努力,成功晋升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企业,这对于公司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企业资质是进入建筑市场的准入门槛。在公司成功升级后,就承接了当年日照市最大的工程项目——北京路住宅区工程。
而且在此发展阶段里,公司成功抓住机遇,业务量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最明显的标志是公司2009年的施工总面积为18万平米,而2010年公司承建的兴业银河华府项目施工面积就达32万平米。
随后,公司又相继承揽了兴业新营华府项目、兴业银河华府项目、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安置区项目、国际海洋城起步区项目、官山社区安置区项目、兴业大连花园项目、兴业喜来登项目、日钢绿城·理想之城项目、北京路住宅区项目、岚山化工园区安置区项目等一个个大工程,在全市建筑行业内树立起了标杆,天泰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越来越响。
产业格局多元化
天泰建筑公司把企业转型升级当作价值增值再造的重要一环,大力推行规模化、产业化、一体化运营,提升管理能力,增加企业效益。
2012年,天泰建筑公司着手经营战略调整,先后组建成立了劳务公司、门窗公司、桩基公司、机械设备租赁公司,从单一的土建施工向以土建施工为主,钢结构、金属门窗、机械设备经营等为辅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发展。2014年,公司又收编了钢结构分公司,扩大钢结构业务,并在2015年6月成功将钢结构资质晋升为壹级资质,为公司承揽更多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晋升为特级资质是公司未来3至5年的发展目标。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理顺各项工作流程,完善奖励机制和淘汰机制,推进公司全面发展。”丁兆良已经对公司的发展做好了规划。
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战略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今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不谋而合的是,天泰建筑公司总经理张向东也将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公司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方向。“公司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力度考察、研发装配式建筑。”
以人为本天地泰
随着公司公司规模的急剧扩张,各种管理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丁兆良意识到,解决这些弊病的关键因素是——人。为此,天泰建筑公司逐步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机制。从2010年开始,天泰建筑公司注重与高等院校合作,逐批次地招聘引进大学生和高素质人才,并每年开展一届技术人员技能大比武,作为公司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2012年,公司又成立人力资源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人才培养使用机制,除上述的技能考核大赛外,公司还实行了“师带徒”制度、成立农民工职业培训学校、建立天泰学院等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人才培养。
“把合适的员工放到合适的岗位,让他做合适的事。”这是用人之道,也是企业发展之道。
除了人才支撑,企业文化也为天泰发展增添了活力。
天泰的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自身成长之中,职工运动会只是一个缩影。公司从2009开始,每年举办的“天泰春晚”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饕餮大餐。员工们自编自导的《工地节奏》、《快乐的建筑工》还登上了日照市春节联欢晚会,向全市人民展现出天泰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此外,公司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如赴汶川开展救援活动、建设兴业希望小学、参加献血活动、清扫海边垃圾活动等等,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地泰和 大爱筑家”是天泰人的行动准则。
2016年8月7日,时值立秋的吉日,天泰建筑公司根据战略发展需要,搬迁到自己承建的王府大街办公。如今,他早已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建筑“施工队”,而是一家值得依托与付出的现代化建筑施工企业。
十年,可以让一座城市焕然一新;十年,也可以让一个企业脱胎换骨。天泰人相信,心有多大,我们就能走多远!
天泰一直在向前! (文/高志前)
发布日期:2016-11-14
分享到: